陆金所曝2.5亿坏账 深陷坏账风波,陆金所引爆的什么?
2015年4月18日 阅读: 746
陆金所曝亿坏账目前已进入司法阶段
精彩内容:
近日,背靠“中国平安”这一金字招牌的国内规模最大的P2P平台陆金所,也是坏消息不断,先是2.5亿的坏账传闻,再是大公信用拉入“黑名单”。虽然陆金所一再澄清,但是事件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更是震动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目前,P2P行业在野蛮生长的同时,跑路事件和坏账风波不断,让大众投资者犹若惊弓之鸟。而作为P2P行业翘楚,陆金所深陷坏账风波,引爆的不仅仅是公众焦虑,更是颠覆了人们对P2P行业的认知。究竟谁能靠的住?究竟谁的透明的?究竟谁是翘楚?
高风险?陆金所断臂P2P业务
在质疑者和力挺者争执不下的口水战中,陆金所不情不愿上了回头条。而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也使陆金所的IPO之路更添变数。3月18日,中国平安(601318)对外宣布,陆金所的P2P业务与平安直通、平安信保整合为“平安普惠金融”集群,陆金所将纯化其作为金融理财信息咨询平台的功能,打造为非标金融资产集散地,构建一个开放的交易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以来P2P业务风险集中爆发,截至今年2月,已经先后有红岭创投、陆金所、铜板街这类知名的机构出现大笔不良坏账。分析人士称,陆金所剥离P2P或许也是为上市做布局。为了能够融资上市,陆金所最终放弃了风险不断增加的P2P业务。这样的断臂上市,想想也是醉了。至少说明,在资本市场,P2P故事并不好讲。
不透明?老大为何也靠不住?
对于大公信用的指责,陆金所进行了强硬的回击。陆金所声明称,平安保理确有一项应收账款业务目前已进入相关法律程序,详情不便透露,该项目由第三方提供担保,投资者权益完全不受影响。虽然2.5亿元坏账或是“虚惊一场”,却也让投资者意识到即便是背靠大树的行业“一哥”也不乏风险。对于陆金所P2P业务目前的坏账率,陆金所郑锡贵透露:“P2P业务的坏账率要控制在5%-6%的水平,目前基本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但毫无疑问,公众疑虑焦点的绝不仅仅是坏账率,而是诸多详情为何不透露,事情缘由为何不早解释?而实际上,陆金所融的钱流到哪里去了?这个最核心、存疑最多的地方,直到现在依然迷雾重重。
事实上,陆金所正遭遇的种种质疑恰恰是当下互联网金融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P2P跑路事件的层出不穷让市场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变得脆弱。跑路事件等问题,之所以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更容易产生和爆发的原因,除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的风控能力尚待加强外,关键还在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息更不透明。到底陆金所发生的“平台实缴出资额发生较大变更、平台债项信息严重不对称、以及涉嫌关联担保”这些问题的细节是如何?增加透明度是减少投资者疑虑最好的办法。而如今,信息的不透明确实是陆金所的软肋,大公信用对于陆金所资金去向,以及债务人和项目真实性的存疑合乎情理。
安全吗?如今是“拼风控”时代
陆金所因为深厚的背景吸引了一大批客户,但如今连陆金所都出问题了,投资者必然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大平台。不少业内人士表示,P2P平台并不是“越大越安全”,P2P行业已从最初的“拼爹”时代转入“拼风控”时代。针对市场关心的问题,陆金所一再强调:公司以金融行业最高要求标准运营互联网金融平台。但是,为何会频频“中枪”呢?财猫网专家李冲认为,陆金所巨额坏账折射网贷危机,表明网贷平台真正安全来自风控,平台只有做好风控,才能保证资金流转不会出大的问题,平台也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大公信用评级指出,当前国内P2P平台风控水平堪忧,而随着行至3年危险期,坏账集中爆发,加之企业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互联网金融整体评级结果并不理想。
不仅如此,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问题平台,有8家注册资本达到或超过5000万元。“注册资金高的平台选择跑路的反而更多,说明注册资本金只是平台创始人筹资的初始能力,但是平台的风控和运营更困难,单靠高额的资本金不足以保证平台长期生存。”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说。而同时良莠不齐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脆弱的风控能力正是多数P2P平台所面临的通病,而P2P行业要想走向成熟,企业仍需致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风控能力。
拼产品?陆金所转型做”生态”
长久以来,优质资产的开发速度始终难以跟上快速增长的用户需求。事实上,受此困扰的并非只有陆金所一家平台,近年来,不少互联网理财平台的发展都受到产品供给不足的制约。当前,国内P2P多数还是在复制模仿为主,创新太少,注重销售比注重产品多,注重金融比注重技术多,注重交易比注重流量多。这种单纯以高收益吸引客户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陆金所的断臂之举也从侧面证明当前模式的“囚徒困境”。大热之后大同的规律,在爆发式增长的新鲜事物身上随处可见。而当前P2P行业就面临着创新能力后劲不足的状况,如何找到准确的市场切入口,如何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体系,越来越成为P2P平台打赢未来战争的关键。多位受访的P2P平台负责人认为,P2P平台建立多层次产品体系的背后是风险的分级与客户的细分。而这也是满足客户不同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并提升其黏度的重要途径。
在高风险的竞争面前,产品创新的压力,必然让P2P平台更加多元化。产品多样化、期限多样化、收益水平多样化,以及风险水平多样化,已经成为服务用户的必然要求。而这对不同的P2P平台意味着严峻的挑战,故而有的选择坚守,有的选择转型,而陆金所等则选择了后者。就在陆金所宣布完成近30亿元首轮融资的第二天,平安集团宣布打通天、地、网资源,整合P2P等普惠金融业务,而陆金所则将彻底转型为金融理财信息服务平台。而实质上转型做“生态圈”、做开放平台,并非陆金所一家,如里外贷、惠投资、云信贷、民信贷等,都在升级做“金融生态圈”。与此同时,P2P行业也出现了一些“跨界合作”,艺术品投资、海鲜市场等领域亦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关注点,艺术品质押成为平台标的,大宗交易商的水产品也成为抵押品。尤其随着P2P监管细则的消息不胫而走,平台探索新模式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才能规避未来监管和价格竞争风险。
毫无疑问,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P2P平台,背靠中国平台的陆金所深陷坏账风波,引爆却不仅仅是用户不信任的炸弹,更是整个行业转型和洗牌的炸弹。这场风波,以及陆金所的频频举措,都说明P2P平台风险、机制、模式、产品都进入了变革的临界点。陆金所的断臂之举,更加说明单纯以高收益吸引客户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而产品多样化、期限多样化、收益水平多样化,以及风险水平多样化,已经成为服务用户的必然要求。行业的大洗牌、大整顿在即,而陆金所事件不过是这一切的前兆。
恋上金融,专属金融社交圈子
欢迎关注、投稿和分享投资,
微信号:gangguhui
网友点评:
浮沉7649770:股票公司不会跑路,P2P动不动跑路,风险太大,回收利益时间还长
怕麻烦呀怕麻烦:现在玩P2P还真不如自己炒股喽。
lanling1111:对不少人来讲,风险都一样//@怕麻烦呀怕麻烦 :现在玩P2P还真不如自己炒股喽。
相关图片:
↑图:传陆金所陷亿坏账风波 陆金所尚未发表评论
↑图:陆金所陷亿坏账风波-5442图说天下
↑图:陆金所回应陷亿坏账风波传闻 - 中国在线
↑图:亿元!传陆金所陷坏账风波,陆金所官方尚未对
↑图:网曝陆金所身陷亿坏账风波-黑幕追踪-中金网
↑图:亿元!传陆金所陷坏账风波,陆金所官方尚未对
↑图:陆金所身陷亿坏账风波 目前已进入司法阶段
↑图:亿元!传陆金所陷坏账风波,陆金所官方尚未对
↑图:陆金所回应亿元坏账风波 30余亿股权融资
↑图:亿元!传陆金所陷坏账风波,陆金所官方尚未对
下一篇: 房祖名道歉现场 房祖名道歉会 成龙林凤娇未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