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科学奖直播 [趣味]别笑!这是科学! 菠萝科学奖获奖项目解读(全)
2015年4月27日 阅读: 645
物理奖获奖解读
2015年菠萝科学奖【物理奖】奖项获奖解读 菠萝科学奖,向好奇心致敬! 想要来一起“菠萝”一下吗?欢迎参与小组讨论:http://www.guokr.com/group/87/
视频点评:
鹅城马邦德县长:想了解……
博鳌美丽熙海岸:好像认识一个能够给我解答蚊子在雨中不会被砸死的人吶
喜祥鹊r:我只想说,夏天快到了,赶快灭蚊吧
艾米丽新娘造型:最幸福,最甜蜜的新娘造型,期待您的光临
曹鑫鑫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下雨的时候,蚊子避雨去了,所以砸不死。 还要研究?以为蚊子真有这么傻?
静静雅Kissia_洁身自爱d路过蜻蜓:彩蛋是指那个?jack我看不懂公式←_←袁弘?还是那女的说的……江豚妊娠期围观←_←
我叫夏先进:卧槽那是姜卜源。。没看错吧,她头发不是黄色的么
豆儿的地儿:我也看这个了,还有棒棒糖可以舔几下神马的,太好玩了
高级护肤讲师-懒懒:在吗? 能邀请你做个小调研吗?
柑橘柠檬与橙子:哈哈哈吴亦杨的猫 什么鬼科学奖
精彩内容:
微信品牌推广联系电话:010-63815269
一根棒棒糖能舔多少次,你数过吗?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滴砸死,你思考过吗?一个人的名字和他的幸福感有没有关联?当你在聊天中敲出“呵呵”时,它意味着什么?这些使人脑洞大开的问题,其实都有着真实的答案,研究者们凭借着周密的实验和严谨的论证,为我们带来了高逼格低姿态的科学解读。
没错,菠萝科学奖又来了!
2015年菠萝科学奖奖杯,一块斯隆数字巡天项目中的光谱观测板
4月11日,2015年菠萝科学奖在杭州浙江科技馆盛大揭幕。在这届菠萝科学奖中,以下这些研究榜上有名:“有血缘关系的猴子长得更像”获医学生物奖,“一根棒棒糖能舔多少次”获数学奖,“名字偏好与幸福感”获心理学奖,“蚊子为什么不会被雨滴砸死”获物理学奖,“章鱼胺决定饥饿后是否觅食”获化学奖,“可以发电的纹身贴”获发明奖,今年新增设的语言学奖被“‘呵呵’的网络功能研究”摘得,此外获得特殊奖菠萝U奖和菠萝Me奖的分别是《美丽化学》和“一坨肉的365天”两项作品。
菠萝科学奖由浙江科技馆与果壳网打造,素被媒体称为“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本次颁奖礼上,还评出了2015年好奇心指数城市排名。
关于那些令人脑洞大开的研究成果,我们邀请来自果壳网的“大咖们”一一为您详细解读。
物理学奖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解读人:胡立德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助理教授
漫漫细雨对我们来说时常是浪漫而惬意的象征,可你有没有想过,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譬如蚊子来说,雨中漫步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大片。在蚊子眼中,“毛毛雨”不异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可惜的是,在如此漫天高速飞落的“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依然能够嗡嗡作响而毫发无损。是什么赋予了它们如此神通?
为了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便仔细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要雨滴击中蚊子,并不容易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从几米高的距离外让雨滴开始加速并准确“击中”蚊子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守株待兔”等蚊子被“人工降雨”自然击中的概率也微乎其微。研究员们于是采用了“水枪打蚊群”的策略,将数以百计的蚊子装入一个细高的透明容器中,从容器顶端用高速喷头向蚊群发射与自然界中雨滴速度相仿(大约每秒9米)的“模拟雨滴”,以增加蚊子被“雨滴”击中的概率。
为了捕捉蚊子淋雨的瞬间,实验人员在蚊子飞行高度的上方设置一道“激光封锁线”,雨滴穿过激光线时,便触发高速相机开始以每秒4000帧的速度拍摄,详细记录蚊子与雨滴相互作用中的每一个动作。
蚊子的秘技——“侧身翻滚”“随波就势”
通过拍摄下的高速视频,研究小组分析并归纳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了蚊子在遭遇雨滴的瞬间所受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不像我们可能推测的那样能够躲避雨滴,但被雨滴击中的蚊子也不会受到冲击带来的伤害。蚊子的秘诀,就在于它们体重极轻。
研究小组拍摄的高速视频显示,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抵挡雨滴,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雨滴的趋势落下。当雨滴击中蚊子翅膀或腿部时,蚊子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高达50度的高难度“侧身翻滚动作”让雨滴从身侧滑落。而当雨滴直接击中蚊子身体时,蚊子先顺应雨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研究小组发现,只要蚊子不是在地面上不幸被雨点砸中,它的性命就没什么好担忧的。
除了避免冲击带来的伤害,蚊子雨中求生的另一秘诀则是它们疏水性的细毛。覆满防水细毛的身体使得蚊子在随着雨滴下落的过程中与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逃出生天。
微型飞行器像蚊子学习
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被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研究和模拟这些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以为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很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够像蚊子一样,在雨中轻盈地翱翔。
数学奖
一根棒棒糖能舔多少口?
解读人:黄金紫 纽约大学柯朗所在读数学博士
“棒棒糖需要舔多少口才能被完全吃掉?”这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则著名的棒棒糖广告中,一位小男孩向森林中的动物们请教这个问题,最终猫头鹰先生告诉他说我们应该用实验来检验。猫头鹰开始实验,但是到第三口就忍不住把棒棒糖咬碎了——于是得出了3口这个最终结论。广告的最后说:“棒棒糖需要舔多少口?世界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
实验用的棒棒糖为什么这么大
在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实验室(Applied Maths Lab),我们意外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说意外,是因为我们研究的初衷是为了解释溶解过程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固体溶解问题相当复杂,因此我们选择了最简单的几何形状——球形,以及最基本的水流——均匀水流(流速处处相等的水流)作为起点。我们希能通过这样的简单组合来了解固体在水流中溶解的基本规律。
为了获得球形的可溶固体,我们自然地想到了购买棒棒糖来进行实验。但是,发现市售的棒棒糖由于气泡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完成试验任务。最终,自制的直径为6厘米的巨型棒棒糖登场,用这样巨大的糖球做实验恰到好处:如果使用更大的糖球,那么它可能无法被放入实验水洞中,如果太小,那么溶解过程持续的时间又可能太短了无法记录。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买的球形模具,恰巧是直径6厘米的……
溶解将塑造出相似的形状
在得到合适的糖球后,我们将其放置在能产生均匀水流的实验用水洞中,并且通过照相机来记录糖球形状的变化。我们发现,糖球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形成独特形状(水流从左边流向右边)。
接下来将反光的颗粒放入水中后,长时间曝光所得到的照片显示,反光颗粒形成的流线像星轨一样记录了其在水流中运动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水流将糖球雕刻出了圆而光滑的前部,在这之后由于水流从固体表面分离导致了球面上两道明显的分离线,更之后由于水流在尾流区的混合使糖球的后部形成了平滑的表面。
糖球的前表面所形成的完美的光滑曲面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并且发现这样的几何形状是溶解过程所带来的普遍的结果。
1000口,你想试试吗?
经过一系列的公式推导,我们发现糖球完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是和水流流速平方根的倒数成正比的。这和我们的直觉一致,就像搅拌咖啡一样,快速的搅拌可以加快糖的溶解。
通过试验中出的公式可以预测可溶解的固体在流动的液体中溶化所需要的时间,因此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制药业会有很大的用途——譬如,判断药片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胃液中溶解。
这个公式似乎可以解释那个困扰着很多人的难题——棒棒糖需要舔多少口。我们新得到的公式算出了这个数字——1000口!这听起来挺吓人的,直到我们在推特上找到了RiffRaff41同学的实验报告:850口。
在实验数据的证实下,我们的预测多少还是可以接受的。
化学奖
找食吃还是继续饿着?章鱼胺来决定
解读人:王立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坐在上午最后一节课的教室里,饥肠辘辘坐立不安恨不得一步冲到食堂;肚子咕咕叫的时候,翻箱倒柜找出藏在角落的半块巧克力……这样的切身经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过。
吃饭不仅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科学家们也对其中的种种过程颇感兴趣。生物学上把饥饿时候“上穷碧落下黄泉”寻找食物的行为叫做觅食行为,然而觅食行为到底由身体的哪一部分控制、有着怎样的生物化学基础,这一点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答案。
为“吃”而生的团队
我们的研究团队,就是为“吃”而生的——说得通俗一点,研究课题无非就是“为什么吃”“吃嘛好”以及“吃多少”。为了解答“动物如何找饭吃” 这个好玩也重要的问题,我们就在实验室里摆弄起了小小的果蝇。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如果小果蝇一段时间吃不到食物,它们就不再顾得上安静地思考“蝇生”,而是开始在小管子里面着急地四处“飞奔”,试图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甚至一直奔跑到饿死为止(像不像饥饿版的阿甘?)。
接下来,如果这些疯狂寻找食物的果蝇们吃到了新的食物,它们又会重新恢复平静。由此看来,这种“焦急奔走”的状态,确实就是果蝇们在饿肚子时本能的觅食反应了。
发现章鱼胺
那么,这种反应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化学物质基础呢?我们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种神经信号分子上,那就是章鱼胺(Octopamine)。这种分子最早在章鱼的唾液腺中被发现,它是去甲肾上腺素的“无脊椎动物版”,在昆虫的神经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用遗传学方法阻断了果蝇体内章鱼胺的合成之后,这些果蝇的觅食行为也会随之消失——即使断了粮,这些具有基因缺陷的小果蝇也不会燃起找食物的斗志,它们依然会像吃饱的果蝇一样表现出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不过,这些“懒”果蝇还没有忘了“饭来伸手”的基本生存技能。如果把食物摆到它们嘴边,依然会狼吞虎咽地吃个肚圆。而且,这些果蝇对食物的选择也和其他果蝇一样——在饿肚子时,它们都更偏爱热量高的食物。
这个发现也说明,“找东西吃”与“吃东西”这两件事尽管看起来一气呵成,但它们其实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它们背后的生理机制也有差异。那么,究竟饥饿如何分别激活了“找东西吃”和“吃东西”的机制,又保证动物们能够足够机智,在有吃的时候放开肚皮吃饭,没吃的时候迈开脚步觅食呢?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进行探索了。
医学生物奖
有血缘关系的猴子长得更像
解读人:老猫 分子生物学准博士,天文爱好者
脸盲症患者的生活有诸多不便,是的,哪怕是研究猴子也不行。
在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面对个体识别方面的问题——你必须要知道谁是谁,才能知道这些个体的某些行为有什么意义。虽然的确有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用——大概就是去找到动物们的便便,然后提取DNA做检测,但是这样的过程未免太过繁琐,而且成本高昂了。
不过,对于灵长类动物研究者来说,他们还有一条捷径可以走,那就是——看脸。
和人类一样,这些非人灵长类的面部也都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不仅研究人员可以看出猴子们的差别,猴子自己,也会依赖于面部识别进行它们的社会交往活动。猴脸的差别的确是客观存在的——郑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兽类学报》(Acta Theriologica Sinica)上发表的论文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次证明猴子长得确实像亲妈
郑州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研究所的王白石博士表示,他所在的团队在研究这些猕猴的行为的时候,需要对这些猕猴进行个体识别和命名工作,这是一个非常“脸盲症不友好”的工作,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萌生了“为啥不用软件来识别这些猴子”的想法。
其实,科学界在电脑人脸识别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工作,而论文里用到的“分块主成分分析”是其中一种较为先进的算法。这种算法基于统计学特征,可以有效规避光照变化以及面部表情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王白石介绍说:“只有等那些猕猴适应了我们的存在,才能够开始试图获取猴子面部的照片,猕猴们往往生活在密林之下,那里的光线条件本身就不适合拍照。”对照片的要求是“尽量使被拍摄个体正视镜头、头部端正、面部表情放松”。
得到照片之后,还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的图片处理,就可以计算得到最终的面部相似度了。这套实验方法在针对猕猴的实验中,第一次证明了,从统计学上来说,猴子还是长得更像它亲妈的。而且猴大十八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小猴会脱去脸上的稚气,越长越像它的母亲。
猕猴父子是否长得像,正在研究中
在被问及为什么没有用这个体系处理更复杂的父子关系的时候,王白石表示:“理论上来说,猕猴父子之间应该也能够通过面部特征进行识别的。杜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从未见过的同父异母的猕猴可以互相识别。但是在我们的体系中,要做这种比较的话可能会比较困难,因为确定父子关系本身就很难。我们可以通过繁殖与养育行为,来简单地确定母子关系,但是因为雌性猕猴会与多个雄性个体进行交配,且雄性猕猴完全不参与后代养育的过程,因此在野外确定父子关系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可以利用分子方面的证据来确定猕猴的父子关系,不过这就慢得多了。我们其实的确也在进行相关的工作,将来应该会有后续文章发表。”
发明奖
可以发电的纹身贴
解读人:欢仔258
光学工程专业
当提到新能源人们还在想着太阳能、生物质能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团队已经把目光瞄准了我们人类自己——用汗水来发电。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对这些设备的电源提出了新的要求——更轻便、易于充电、对人体没有伤害。因此,研究人员设想研制可穿戴式电源,这种电源可以从穿戴者身体获取足够能量。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纹身生物燃料电池。
人在做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等代谢物质,研究者利用酶来催化这些普通的生化物质和代谢产物,产生能量,制作出了酶生物燃料电池。想想看,在夏天大家都大汗淋漓的时候,在每人身上都贴这么一块电池来发电,那是一幅多么热火朝天的景象啊!如今,它正向现实迈出第一步。
监测运动,顺便发个电
最开始,贾文昭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做一个体外监测器。他们意识到,医疗保健行业正向着可穿戴式生物医学设备方向转变。这些设备便于监控重要的生理参数,如心率或血压。研究者期望以非侵入且连续的方式,从人体汗液中测得相关数据。而在此之前,运动员要想了解自己的运动水平,通常要停下来去检测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这导致他们无法实时掌握自己的乳酸水平数据。
在人体汗液中,乳酸的含量很高,所以研究者将乳酸氧化酶“印”在纹身上,将它作为阳极物质,同时应用媒介体和碳纳米管来催化乳酸的氧化,并采用铂纳米颗粒作为阴极,来催化空气中氧气的还原反应,从而在“汗水电池”中产生电流。通过电流的大小,人们就可以实时判断测试者的运动情况。
可穿戴电池,未来不是梦
研究者贾文昭表示,佩戴这种生物燃料电池和贴一张普通的纹身贴纸一样,没有特殊的感觉,而且一张贴纸可戴一天。在实验中,志愿者戴着临时纹身生物燃料电池在一天内运动2次,中间相隔4小时,电池还是可以正常工作。
不过研究团队表示,现在这个电池的发电量还不高,他们还在研究如何能让它供一台小型电子设备运转。目前,该电池每平方厘米最大发电量能达到70微瓦,但是他们现在只能把电池做到2mm×3mm大小,能产生4微瓦的电量。这些电量对手表来说还小了点,一个小手表至少需要10微瓦才能运转。
可是别看它现在发电小,未来可大有发展。研究者正在寻找更有效的媒介体使催化效率更高,产生更大的电流。此外,还可以采取串联并联的方式使电量更大,再借助电子元件储存电量,给电子设备供电。
不过具体能发多少电,还是要看佩戴者的身体素质。从乳酸含量看,身体素质越弱发电量反而越高。因为汗液中乳酸的分泌与身体运动强度直接相关,在无氧代谢时,高乳酸水平对应高的肌肉劳累程度。因此不经常运动的人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产生的乳酸浓度会较高,也就会产生更大的电量。
除了做纹身,“汗水电池”还可能产生出什么想象?贾文昭表示:“我们还在研制不同的载体,比如衣服、运动头箍等。我们希望这样的电池最终可以作为可穿戴传感器供应电源,这样穿戴者就可以依靠自己提供的能量,来监测自己的健康水平。”
心理学奖
喜欢自己的名字你会更幸福
解读人:Sharken 经济学爱好者,心理学爱好者
名字,是父母在出生时赐予我们的礼物,有寓意和期许,反映了我们所处文化圈的特征,也是我们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符号。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将名字视为一个人灵魂的一部分,为此他将自己讨厌的曾用名西格斯蒙得(Sigsmund)划掉一个斯(s),改成了为人熟知的西格蒙德(Sigmund)。或许你没意识到,人们对自己名字的满意度,还会影响到他的幸福指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蔡华俭带领的研究小组发现,中国人对自己名字的偏爱和他们的幸福感存在密切联系:一个人越是喜欢自己的名字,他就会感到越幸福。
爱自己的名字让你感觉更幸福
在心理学中,对自己名字的偏爱叫做姓名偏爱(name-liking),表示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喜欢自己的名字。“国际上近十年对姓名偏好的研究挺多。出于好奇心,我们想知道中国人是否也喜欢自己的名字,以及这种偏爱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蔡华俭这样告诉我们。
在正式实验中,研究者选用了304对来自北京市的双生子(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子各152对),平均年龄18.29岁。之后,每名双生子需要独立完成一些问卷以评估他们的姓名偏好和幸福感。
在讨论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双生子研究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因为同卵双生子的基因可看做是100%一样的,而异卵双生子在基因上则平均有50%是一样的。于是在同一环境下长大的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就可以归结为遗传因素的影响了。而不同的成长环境,比如各自的交际圈、各自的爱好、每天遇见不同的人等,就是影响他们的特异环境。
结果发现,中国人普遍都比较喜欢自己的名字(他们为自己的名字平均打分7.02分,满分9分)。此外,研究发现人们对自己名字的喜爱程度和幸福感是显著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喜欢自己的名字,连幸福水平也上升了。
爱或不爱,是什么决定的?
在起源上,姓名偏爱的遗传度高达47%,也即基因能够解释人在姓名偏爱上47%的个体差异,而剩下53%的个体差异可以由每个人各自经历的环境因素解释。看来中国人喜欢自己名字这件事,有差不多一半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爸爸或是妈妈也喜欢自己的名字。
不仅是姓名偏爱,中国人的幸福感也是可以遗传的,它的遗传度达33%。所以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感到不幸福,可能并不是因为工作不顺心、朋友不贴心、对象不走心,而是因为,他天生就是一个郁郁寡欢的人。
进一步分析发现,姓名偏爱和幸福感,都会受到某些相同基因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喜欢自己的名字就会感觉幸福”这件事,也部分是由
遗传决定的。但究竟是哪部分基因共同决定了它们,研究者表示这需要分子遗传学和行为研究来做进一步回答。目前的双生子研究仅仅能为今后的遗传研究指明一条路。
已有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注意到自己的名字时,特定的神经活动会被激活。基因可能正是通过调节这一特定的神经活动,造成了姓名偏好上的个体差异。这也就解释了姓名偏爱在遗传上的心理机制。该研究还为今后研究人潜意识中的自尊提供了新思路。
语言学奖
“呵呵”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解读人:面神庇佑牧龙居士 汉语语言学硕士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微信等手段与人交流。随着网络会话的高度普及,“呵呵”一词也曾被网友们用来表示微笑。然而很快,“呵呵”的含义急转直下,仿佛一夜间变成了“最伤人词汇”,被用来嘲讽,被用来骂人。现在,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一种观点:很多时候,我在键盘上敲出“呵呵”时,我心里想的是“我去年买了个表”。
我们为什么用“呵呵”
在传统的面对面的会话中,人们可以通过笑声、表情、眼神等传递信息,不需要用“呵呵”、“哈哈”等词汇来表达自己正在笑,同时人们也会一眼看出来对方的笑是真是假,是真的开心,还是尴尬,还是敷衍。而在网络会话中,人们无法获取“言外之意”,而会话语句本身简短且碎片化,故而人们很难判断对方的情绪。是开玩笑,还是生气?是询问,还是质问?因为错判情绪或意图而导致的误会俯拾皆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开始尝试将副语言(即交际中除话语之外的诸如笑声、表情、手势等现象)融入网络会话中。
在“呵呵”刚刚进入网络会话的环境中的时候和“哈哈”“嘿嘿”“吼吼”大同小异,用于模拟人们的笑声,用于填补副语言的空缺,用于传递高兴或友好。有了“呵呵”的会话,语句不再干瘪,说话人不用担心寥寥数语无法传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对方在看到“呵呵”时也就能明确地了解这种情感。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会这么用“呵呵”。
当“呵呵”不仅是呵呵
然而好景不长。呵呵很快就发散出了很多意义,随之人们开始不再相信呵呵仅仅是微笑的标志了。在礼貌地笑的时候,人们呵呵;在尴尬的时候,人们呵呵;在无语的时候,人们呵呵,在敷衍的时候,人们呵呵……呵呵的作用越来越多,意义也越来越模糊。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汪奎在其学位论文《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中发现,网络会话中的“呵呵”相比传统书面语和日常口语,在分布和语用功能上都发生了变异。
“呵呵”在网络会话中开始得到广泛地使用,同时它已经不再简单地传递着微笑和愉悦的心情。“呵呵”的内涵不断扩大,用法不断增多,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呵呵”已经被滥用了。这个时候,网络会话中人们对着“呵呵”一词开始感到无所适从,不确定对方发来一句“呵呵”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情感和态度,于是,对“呵呵”的恐惧开始蔓延。
当“呵呵”不再是呵呵
当“呵呵”的内涵和作用开始无限扩大的时候,人们见到“呵呵”就难以肯定其承载的意义。原本是正面的、传递笑与友好的“呵呵”衍生出来了许多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而其中许多又是模糊的、负面的信息。简单的一个“呵呵”,仿佛什么都没有说,又仿佛什么都已经说到。这种“东方的含蓄”正是人们所喜欢的,用来代替一些无奈的叹息、高冷的嘲讽甚至是愤恨的咒骂再合适不过。
至此,“呵呵”已经从笑声彻底变成了敷衍、无奈、嘲讽等情感的集大成者,它的正面意义一点点地被剥离,负面意义一点点地固化,甚至几近于詈骂语。人们开始反感“呵呵”,开始害怕“呵呵”,开始普遍认同“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
敏锐的新闻媒体已经关注到了这样的趋势,然而严谨而传统的学术论文对“呵呵”的新变化仍然不够敏感。对于“呵呵”已经成了“最伤人词汇”一事,似乎还恍然不知。
2015菠萝U奖
《美丽化学》
解读人:Racoon 科幻控,漫画翻译爱好者
菠萝U奖和菠萝Me奖是“菠萝科学奖”的两个常设奖项,分别用来奖励上一年内最具社会影响力的科学传播事件和在科学传播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人。获奖的人和事件都要具备“有想象力、有趣、引人思考”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是由化学反应构成的,却很少有机会从美学的角度来观察原子重生排列的种种风貌。去年,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梁琰副研究员和他的团队,从化学这门基础学科中发现了摄人心魄的美感。借助4K高清摄影机和视频技术,他们挣脱时间的束缚,记录下了化学反应和化学结构中以微米计的壮美图景,堪称“烧杯中的国家地理”。《美丽化学》项目不只是好看,还好看出了国际声望——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组织的2014—2015年度Vizzies国际科学可视化竞赛中,《美丽化学》荣获视频类专家奖。这也是在这个颇具声誉的比赛中,第一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艺术作品获得奖项。
2015菠萝Me奖
相关图片:
↑图:2014菠萝科学奖获奖研究名单解读:果蝇的择偶
↑图:菠萝科学奖揭晓:数学不好怪遗传 早撒谎的孩子
↑图:什么是菠萝科学奖?_科技频道_凤凰网
↑图:不妨多些菠萝科学奖-新闻频道-和讯网
↑图:揭晓菠萝科学奖9大奖项 颠覆常识向好奇心致敬
↑图:菠萝科学奖_2014菠萝科学奖_菠萝科学奖数学
↑图:男生追女生数学模型获奖 何为菠萝科学奖?-男
↑图:菠萝科学奖昨晚颁奖
↑图:2015菠萝科学奖杭州颁出 向好奇心致敬 - 手机
↑图:四届菠萝科学奖奖杯
下一篇: 姚贝娜 翘臀 照片 张歆艺大尺度写真 秀翘臀长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