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文化自信_习近平谈叙利亚问题
2015年10月4日 阅读: 274
习近平谈叙利亚问题
精彩内容:
为什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中国自近代以来,不少知识分子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自信,主张学习西方就必须全盘照搬,文化发展上也是如此。直至今天,仍有一些人持这种观点。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相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就是认为自己的文化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价值,必须继承和弘扬。文化自信包括多方面的内涵,包括对自身文化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理性认知,对历史文化成就的崇敬与自豪,对自身文化长处和不足的了解,对自身文化创新和取长补短能力的科学认识,对未来文化发展前景充满希望。
之所以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是因为优秀文化成果具有超时代性或永恒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正仁和、自强不息的理念和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至今仍有重大价值。此外,天下为公、以民为本、与时俱进、知行合一、修身自省、和而不同、居安思危等思想,也具有超时代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今天的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应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相比,具有自己的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二是自秦以来中国历经二千多年而最终保持统一,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与中华文化不无关系。三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对西方文化也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只是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衰落。四是在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三大宗教都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为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优越性,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
在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与传统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的本质是在传统基础上适应现代发展趋势而不断创新。历史上成功的现代化运动大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善于克服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运动的阻力,也善于使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文明。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血脉。不忘本源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一些合理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血脉。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没有血脉的民族不可能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复兴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如果我们没有文化自信,一味否定传统、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必将丧失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只有树立文化自信,才能在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中建设文化强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14日 07 版)
相关图片:
↑图:习近平与北大学子交流谈文化自信_新闻_腾讯
↑图:习近平参加贵州团审议:弘扬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图:赏读经典,品味书香图文展
↑图:习近平与北大学子交流谈文化自信(图)|习近平|文
↑图:北大教授张颐武:习近平中式礼服展现文化自信
↑图:【国学与时政】以史为鉴 文化自信──论习近
↑图:北大教授张颐武:习近平中式礼服展现文化自信
↑图:文化自信圆文化强国梦:从习近平主席熊猫外交
↑图:习近平体验射击 讲文化公开课-公开课|澳门|自信
↑图:习近平体验射击 讲文化公开课-公开课|澳门|自信
下一篇: 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 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