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迪顿获诺奖
2015年10月13日 阅读: 216
江濡山:安格斯·迪顿获经济学诺奖的“秘密”
自从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68年开始设立经济学诺奖以来,多数获奖者的学术成果都有三个突出特征:
一是关注并研究不同类型经济活动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是用微观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三是阐明针对经济活动主体及完善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其实,第一点、第三点最重要也最简单,但是第二点就很难了,有时需要付出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明白了这三点,很多经济学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应该调整了。
刚刚获得今年经济学诺奖的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博士【迪顿是美国计量经济学会院士、英国不列颠学院通讯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是普林斯顿大学Dwight D. Eisenhower(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国际事务教授,伍德罗·威尔森学院与经济系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曾在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任教。】获奖的理由是: 他所设计的一套近乎理想的需求系统(AIDS),用以计算或测算现实经济活动中消费者的量化的收入和支出偏好,以此为政府制定税收等经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在此,冒昧用“三点论”做一粗浅诠释,若有不妥,敬请读者宽谅:
1、关注并发现经济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
迪顿发现:不同主体(个体或者群体)的收入来源、收入的财富形态差异很大,同样,不同主体的支出行为的条件和干扰因素也很多,但是,这两种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然而,既有的消费理论无法解释其中的现实关系,特别是两种行为的出发点和发生行为的条件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其中的奥秘。比如:希腊的高福利为什么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劳而获,就在于基于福利收入与消费支出,存在着某种特别的关系。再比如:财产继承和赠与的财富、博彩获得的收入,在支出时又有不同的心理因素和非心理因素。探究其中的奥妙,的确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数据印证
迪顿长期大量采集不同主体、不同类型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的宏观现象和微观数据,从中发现其中的奥秘。他在研究财政数据时发现:建立在综合变量基础上的模型往往会得出错误结果,与个人收入现象波动较大,因此他从个人收入着手,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研究。他因此设计并收集了大量的家庭调查问卷,从大量的数据比照分析中发现其内在规律,最终修成正果。
3、现实意义
该成果不仅针对发达国家修正税收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平民补贴政策、消除贫富差距,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在衡量贫困的程度上,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约束,从收入和卡路里摄入数据之间的关系,掌握内在规律并可以采取措施,减轻家庭中性别歧视的程度。拿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举个或许不大恰当的例子:许许多多隐身的腐败分子拥有巨额财富,但是外表依然朴素,不敢大肆消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量现炒无法流动,对国民经济循环极为不利,因此,中国政府可以按照迪顿成果,从两方面采取对策:一是在资本市场开设口子,睁只眼闭只眼让其流入,服务于经济运行;二是确定一个合理的宽松货币政策基点,策略“泡沫”货币资产。这当然是损招。
下一篇: 霓凰郡主 刘涛 《琅琊榜》引热议 霓凰女刘涛情感成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