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樱花文化
2014年12月8日 阅读: 1125
广州樱花文化节 日本著名相扑手大至神行表演
樱花对于日本文化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1. 引子:喜马拉雅的恩赐
我们平时所说的樱花,大致可以通称蔷薇科樱属(Cerasus)的大部分观花植物(矮生樱亚属钟萼组的那几位除外,郁李麦李什么的)。根据《中国植物志》的记载——“本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亚洲,欧洲与北美洲均有记录。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鲜。”
植物志上的话大部分属于官话,一定要说得严谨全面才行。但无论现代科学还是古代文献,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西南部已经足够构成樱花发迹的重要根据地;霓虹国相关资料也承认,当地的原生物种其实并不多(如东京樱花Cerasus yedoensis,但也有认为该种为杂种起源)。所以,很大程度而言,樱花其实可以算是国货。。。当然,这些非日本原产的樱花们如何走出大山迈向霓虹国,那就是后来跨地域文化交流的事情了。
(图:12月,云南的冬樱花。)
2. 奈良时代(710-794):初露芬芳
日本人挖化石的时候说,樱属植物在当地已经有百万年的历史。但它们并不是最早让日本人推崇的花朵。对日本文化略有了解的同学,或许会知道《万叶集》——它有点类似于中国的《诗经》,是现存最早的日语诗歌总集。这里面,有好事者统计过,关于梅花的诗有118首,而樱花46首。在“万叶集描写的花卉top10”中,只够排第四。
梅花(也就是梅子)也是从中国引过去的。我不记得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说是在奈良时代,由东渡的中国僧侣带去作为礼物(是不是鉴真和尚我就不清楚了 );而樱属植物,好像就是在此过程中非重点的夹带。。。当然,这个是否可信,就不得而知了 - -
《万叶集》收录的诗歌年代,是在4-8世纪之间。可见早期日本人吟咏花木的审美,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盛唐文化的影响;就连梅花的学名Prunus mume,种名“mume”也是来自日本人对中国人“梅”发音的讹传。直到今天日语中“梅”还念做“ume”。
。。。扯远了。一言以蔽之,这时候的日本人,虽然也觉得樱花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有组织有规模有预谋的樱花文化,还完全没成型。至于在日本民间,提到“花”,一般指的都还是梅花;“花見”(赏花)的说法,也是指赏梅,而非赏樱。
3. 平安时代(794-1185):含苞待放
另一本不能不提的书是《古今和歌集》。它的成书年代比《万叶集》晚一些,据说是在914年前后。到了此时,日本的风物文化已经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更加季节化的感受,而和歌、俳句里的“花”,也不知不觉地开始从梅花变成了樱花,数量上也呈现出后者压倒性的优势。关于这一点,日文wiki中有个很明显的例子——
(1)《古今集》:難波津の咲くやこの花冬ごもり今は春べと咲くやこの花。
中文翻译 :花开难波津,寒冬闭羞颜。今春满地堂,花开香芬芳。
此处的“花”,寒冬吐香,自是梅花无疑;
(2)纪友则:ひさかたの光のどけき春の日にしづ心なく花ぞ散るらむ。
中文翻译:今朝春日里,本拟共芳尊。无奈樱花落,纷纷乱我心。
这里的“花”,春日散落,就是樱花了。
注:纪友则为三十六歌仙之一,活跃于平安时代前期(845?-907)。
日本原产的樱花当中,最重要(或许也是最美丽的)是两种:东京樱花Prunusyedoensis和大山樱Cerasus sargentii。如今无论在日本还是国内,都以这两者的栽培观赏为多,堪称中流砥柱;所以,与其说日本人爱樱花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倒不如说,是他们开始珍惜自己的自然与文化了。
同样作为农耕社会,在日本当地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少不了对四季以及节气风物的关注。樱花开始成为春日的重要象征。日本民间据说有“田打樱”的习俗,我私心推测,有点像中国以前的“春社”,只是把樱花作为界定这一习俗的标志。至于后来的“花见”,也有人认为是来自“田打樱”——这就是政治和宫廷层面的事情了。
随着平安时代的到来,政治风向上的转改也影响到了民间对于梅花、樱花审美的变化。为什么说政治转向很重要呢,因为这里面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嵯峨天皇(809-823在位)。虽然说在这之前,身为女性的持统天皇(690-697在位)好像就有爱樱赏樱的习惯,但真正把“赏樱”仪式化,并且在宫廷里种满樱花的人,却是这位嵯峨天皇。
因为君王的喜爱而严重影响民间流行文化的行为,我们应该见过不少了吧。当然,我觉得这与渐渐脱离盛唐模式,开始自己发展成熟的日本文化仍然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梅花到樱花,某种程度上是否也算东瀛文化崛起的一个标志呢。
(图:日本晚樱Cerasus serrulata,即日本人所谓“八重樱”。繁复华丽的重瓣出现,多半意味着一种植物成为供观赏的重头戏。平安时代后期的大才女紫式部,在她的《源氏物语》里,就用娇艳的八重樱来比喻紫姬“几乎完美到无可指摘”的容貌品性。)
4. 从镰仓幕府到丰臣秀吉:花吹雪
这期间好像没什么关于樱花的新闻。。。可能是因为战事多些?但无论如何,赏樱的活动规模的确在慢慢扩大化,从宫廷贵族之间才有的仪式,到武士家臣之间的团体活动,仿佛“花吹雪”一样纷纷扬扬地扩展,到了后来的江户时代,就已经变得非常全民化了。
至于为什么提到丰臣秀吉?嗯,因为醍醐寺的700株樱花据说就是他种的。在此举办的“醍醐の花見”,声势浩大,登峰造极。
(醍醐寺的樱花。图来自flickr。)
5. 江户时代(1603-1867):十万樱华入梦眠
(这句话原本是“十万狂花入梦来”,说黄永玉老先生的。但我实在喜欢这个篡改后的版本,故而借来一用。)
江户时代的到来,带领着樱花正式成为日本主流文化的标志性象征。
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东西:(1)武士道精神的确立;(2)东方花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先讲武士道。
武士出现得早,但“武士道精神”这个词,好像出现得并不是很早诶。wiki是这么说的:
……武士道真正完成于德川幕府(即江户幕府)时代。
……在江戶初年,由古學派的始祖山鹿素行汲取了中國儒家思想的養份,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經過12世紀晚期的發展,武士道在16世紀成為成文的準則。
在此之前,樱花的形象还偏向于女性化,比如木花开耶姬,还有各种爱情故事神马的。但当武士道精神介入之后,一切就变得立刻光芒四射、气势磅礴起来,樱花的地位瞬间就拔高n个能量级了。
懒得描述。。直接把词条内容删改修缮一下拿过来:
(1)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一朵樱花微不足道,满树樱花就蔚为壮观。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是很相似的。(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么?)
(2)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豪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以上来自武士道_百度百科)
更多军事政治背景我就不展开谈了。。。总之一句话,它的风靡,和背后的势力有很大关系。大部分国家的国花确立,其实都这样,有着很深刻的政治文化原因。当然了,如果从美的角度来说,这当然也不够。
所以我们再跑回来谈谈植物学范畴的事儿。
江户时代所处的17-19世纪,实际上正是西方园林文化蒸蒸日上,并为东亚地区的花卉植物几欲疯狂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日本人的樱花品种得以层出不穷,也就非常好理解了。如果你愿意去看一下现代的日本樱花名录,会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冠以“江户”的名字,非常重要的一个栽培品系就叫做”江户彼岸系“。
江户末期,樱花的栽培品种已逾300。这个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我泱泱大中华区,牡丹最发达的唐宋时期,培育出来的牡丹花品种是120+。
有这么多品色可以看,又这么有内涵,不受欢迎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发展到这一步,我觉得基本上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整个樱花文化的体系,已经完全确立,接下来的不过是一层层的丰富润色。
(图:染井吉野樱,目前最为广布栽植的早樱品种。出现于江户末期。目前中国、日本的观赏樱花普遍以此为主。)
6. 番外
樱花还渗透到了日本人生活的哪些角落,请参考樱花是什么味道的?
P.S. 吃的樱桃也是樱属植物。只不过以结果为目的称樱桃,以开花为目的称樱花。
7. 总结
(1)日本官方给出的说法,国花是象征日本皇室的菊花。但是作为整个日本文化风土的象征,毋庸置疑仍然是樱花。
(2)早期樱花文化的形成,确然和中国文化有关。但和梅花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樱花的推崇更像是一种本土文化的觉醒。故而在后来,随着这一文化的日益成熟,樱花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3)武士道精神的加入,为樱花从“物哀”正式升格为“民族精神”,算是一个很关键的推动。日本文化的精气神,几乎都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缩影,你看我们的十大名花,做不到吧。。。
(4)日本国目前的樱花资源的确是举世无双的,就更不用谈樱花的相关衍生品。作为一个传统文化风俗保存得非常好的国家,这个当然算是一种理念上的贯彻和传承。你还见过哪个国家为了一场花事举国狂欢?除了日本,真没了。
↑图:日本代表性樱花文化的美丽与血腥 -- RecordJa
↑图:体会日本传统文化 古南都樱花食品节开幕
↑图:日本代表性樱花文化的美丽与血腥_蒋丰的博客
↑图:水彩可用水溶彩铅灌水毛笔自来水笔日本樱花毛
↑图:日本职业棒球-日本文化_日本历史_日本樱花_日
↑图:介绍世界各国不同节日,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_e
↑图:日本古典园林艺术 枯山水-日本文化_日本历史
↑图:日本的樱花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
↑图:日本和服文化之访问和服篇-日本文化_日本历史
↑图:历史上的今天:日本樱花节_樱花,樱花节,日本_商
下一篇: 义县奉国寺 辽宁 3A